山东老汉蜗居炮楼55年因墙壁厚达72公分暖气要从子弹孔打通
任谁都不会想到,眼前这个圆柱结构、满是弹痕的炮楼,竟是一家人的容身之处。
之前,他们一家12口人都挤在一间20多平米的小宿舍里,生活条件十分拮据。
家里有爷爷奶奶、父母、还有几个兄弟姐妹,空间狭小到转身都得小心翼翼,稍不注意就可能撞上人。
日军的铁蹄踏上了这片土地,为了控制战略要地,他们在李沧区建立了一个变电站,并在旁边修建了一座炮楼。
这座炮楼并不是普通的建筑,它的外形独特,呈现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结合,显得既坚固又威武。
外墙用的是坚硬的花岗岩,经过日军的精心建造,炮楼看起来像是一座铜墙铁壁的堡垒。
窗户的设计也与众不同,只有十个小小的射击口,像是炮楼在警惕地盯着周围的动静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。
炮楼内部通常分为两到三层,一楼用来储存武器和弹药,二楼则是士兵们的驻守位置。
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炮楼就像一座难以攻破的堡垒,给我军带来了不少麻烦。
而对于中国军队来说,攻下炮楼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许多英雄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
随着战争的结束,炮楼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。建国后,炮楼并没有被拆除,原因有很多。
首先,拆除这样坚固的建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,而当时的条件并不允许。
不仅如此,周围的居民楼不断增多,炮楼的存在反而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见证,提醒人们铭记那段艰苦岁月。
尽管它的居住条件并不理想,但对那些刚刚经历过战乱的人们来说,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。
孙从孝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带着一家人搬进了这座炮楼,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。
当孙家人第一次走进炮楼时,看到那厚重的墙壁和狭窄的窗户,心里不免有些忐忑。
外观上,它看起来有些阴沉,窗户小得可怜,只有几个射击口,显得与周围的现代建筑格格不入。
地面上满是垃圾,墙壁上还有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,甚至有些地方的墙体都出现了塌陷。
为了改善生活条件,孙家人开始了艰苦的改造工作。他们先把一楼改造成厨房,方便做饭。
二楼和三楼则作为休息区,大家在这里安置床铺,虽然空间仍然有限,但总算能有个地方能休息。
不过,居住在炮楼里并不是没有挑战。夏天的时候,厚厚的墙壁能让室内保持凉爽,但一到冬天,情况就大不相同了。
这样的取暖方式虽然能暂时让他们暖和一些,但安全风险隐患也很大,尤其是有时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。
1975年,孙从孝结婚了,妻子也搬进了炮楼。为了给新家庭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,他又开始了新的改造。
三楼被重新规划,变成了一室一厅,成为了他的新婚房。尽管环境依旧简陋,但这份小小的空间充满了温馨。
他知道,单靠煤炉已经不能够满足一家人的需求。于是,他开始设法安装暖气和自来水。
这个过程并不简单,特别是炮楼的墙壁厚度达到了72厘米,普通的施工队根本没办法处理。
经过多次尝试,他灵机一动,想到可通过炮楼墙上的弹孔来引入水管和暖气管道。
孙从孝抓住这个机会,经过一番努力,终于在2012年成功地为炮楼安装了暖气管道。
那一刻,孙家人感受到的温暖不单单是来自于暖气,更是来自于他们几十年来的坚持与努力。
随着2004年房改政策的实施,孙从孝一家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机会:他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自己居住的炮楼的产权。
经过一番计算,孙家决定购买一楼的产权,花费了3000多元,而楼上的产权则是1万多元。
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,这笔钱并不算小,但能够有自己的房子,心里还是满满的期待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他们终于拿到了房产证,感觉像是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。
然而,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。到了2015年,孙从孝的单位通知他,分配给他的另一处小房子被纳入了拆迁计划。
虽然心里依旧对炮楼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,但经过一番考量,他们决定购买这套新房。
2018年,孙从孝和妻子终于搬进了新居。新房子里有现代化的设施,宽敞明亮,生活起来方便了许多。
可是在新家里,孙从孝时常会想起炮楼的点点滴滴。那是他们一家人共同奋斗的地方,见证了五代人的生活变迁。
炮楼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,更是他们情感的寄托。孙从孝和妻子在炮楼里生活了大半生,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
炮楼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他们的回忆,孩子们在这里长大,欢声笑语充盈在这个空间里。
对他们来说,炮楼不单单是砖瓦堆砌的房子,它承载着他们的历史,记录着他们的生活。
每当社区举办活动时,孙从孝总是乐于助人,分享自己的经验,尤其是关于如何在艰苦条件下生活的故事。
在对未来的展望中,孙从孝感慨万千。他看到国家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
他时常跟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故事,告诉他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只要努力,就一定能找到出路。
生活的变化让他明白,过去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,而现在的幸福生活更是来之不易。
然而,炮楼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。2020年,孙从孝发现炮楼的屋顶出现了漏水的问题,这让他感到心急如焚。
于是,他主动联系社区,希望能得到支持与帮助。社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,大家一起想办法修缮炮楼。
即使自己年纪渐长,身体也不如从前,但他依然心系炮楼,努力为它的维护贡献一份力量。
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,孙从孝的身体健康情况也出现了一些变化,家人开始更加关注他的健康。
他们希望他能好好休息,不要再过于劳累。虽然搬到了新家,但孙从孝的心里始终挂念着炮楼的未来。
炮楼对于孙从孝一家人来说,不仅拥有着十分沉重的历史意义,还有着一家人的回忆,同时,住进炮楼的他们更了解炮楼的历史,并积极宣传曾经的历史,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郑重。